生活难免遭遇资金困境,无论是应对生活突发状况,还是为生意周转,向他人或银行借款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但银行额度有限,转向其他渠道时,一定要警惕!并非所有借贷都受法律保护,以下这些 “雷区” 一旦踏入,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1、为非法行为 “买单” 的借贷
明知对方借钱用于赌博、走私等违法活动还出借?法律不会为这种行为 “撑腰”。当借款人拒绝还钱,你起诉到法院也无济于事,因为这笔借贷从根源上就违背了法律原则。
2、触碰红线的高利贷
面对 “翻倍获利” 的诱惑,务必保持清醒!根据法律规定,借贷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比如借款 5 万,约定年化利率超 12.4%(假设 LPR 为 3.1%),超出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3、被迫签下的 “冤枉债”
被威胁、欺骗下签订的借条,从诞生起就不具备法律效力。真正合法的借贷,必须建立在双方完全自愿、意思表示真实的基础上,任何违背真实意愿的借贷,法律都不予认可。
4、暗藏陷阱的非法金融活动
承诺高回报的 “理财项目”,可能是非法集资的幌子。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集资等行为,不仅不受法律保护,参与其中还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5、触碰法律底线的违规转贷
套取银行贷款再转贷牟利,或是无资质的出借人向不特定对象放贷,这些行为都被法律明令禁止。一旦发生纠纷,法院会直接判定借贷关系无效,出借人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借贷有风险,出手需谨慎!避开这些法律不保护的借贷 “雷区”,才能守住自己的血汗钱,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