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持续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办公、政务服务的必然趋势,作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在疫情的这几年里,密集的出台了诸多政策,鼓励支持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签章在营商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一网通办”,“线上办”。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有序扩大电子证照应用
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在确保信息安全基础上,有序扩大电子证照应用”等重点工作事项。
会议指出,稳住经济大盘,既要实施好宏观政策,又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加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目的是增强市场主体创业和发展动力,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的需要。要在确保信息安全基础上,有序扩大电子证照应用。
“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形成趋势,安全、合规、可信的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签章作为政府服务线上办的应用工具,是政府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解决纸质文件签章的诸多痛点,为政务服务提效增质,提升群众服务满意度。
教育部:开通网上签约平台,推荐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
7月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荐使用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的公告》,为落实政策精神,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优化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服务流程,方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网上签约,教育部已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并且明确了:
用人单位在线签约流程。用人单位在网签平台注册后,通过平台搜索已注册拟签约的毕业生(学生信息均为实名认证,并经学信网学籍验证),在线发送签约邀请,毕业生同意、院校审核通过后即完成签约。签约成功的就业协议可下载存档。
电子就业协议书效力相同。网上签约电子就业协议书与纸质三方协议书效力相同。
这几年,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保证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教育部也是每年都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网上面试,网上签约”。
2020年,教育部发文鼓励创新推进网上就业,通过网络实现人岗信息精准推送,线上面试、网上签约。
2021年,教育部鼓励用人单位通过线上宣讲、远程面试、网上签约开展校园招聘。
相较于纸质合同签约,网上签约首先就是解决了异地合同签署的问题,实现不见面、零接触签署。其次,网上签约对于企业来说,一是防止了人才的流失,二是优化了合同签署与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办公效率,实现降本增效。最后,网上签约也避免了身份造假、合同伪造篡改的风险发生。
签盾作为全证据链的电子合同服务商,拥有自研的电子合同签约管理系统,提供SaaS以及独立部署产品服务,为政务服务、企业办公提供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印章、印章管理、合同签署、合同管理、数据存证、司法服务等全流程电子签约服务闭环。此外,还能通过提供开放平台,标准化的API接口,将电子签章功能集成到政务、企业业务管理系统中,实现业务管理全流程电子化,助力政务、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