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子合同应用给企业带来了更高效便捷的线上合同签署方式,但与此同时,企业也担心线上合同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电子合同不像纸质合同,可以有实物进行留底存储,电子合同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也就意味着,签署完成的电子合同数据要么保存在云端服务器,要么保存在本地服务器上。那么,在这个过程是如何保障数据安全的呢?
身份认证保证了可靠有效的电子签名
首先我们要了解,电子合同不同等于电子版合同,其签署方式必须是通过电子合同订立系统进行签署,根据《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指出,只有采用电子合同订立系统才能保证电子合同签署过程中的公平性以及结果的有效性。
使用电子合同订立系统第一步就是进行实名认证,签署主体注册之后需要提交企业营业执照、法人或个人身份信息,人脸识别等,然后信息再通过公安部、工商局等管理部门的数据比对,ca认证机构颁发数字证书,予以确认主体的真实身份,从而获得可靠,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签名。签署过程中使用电子签名后,其合同数据内容是不能被篡改的,一旦发现,则视作无效。
区块链、时间戳、哈希值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安全
电子合同签署平台在提供合法有效的电子合同签署服务的同时,也对签署及存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提供保障,一般来说, 电子合同服务商都会采用区块链、时间戳、哈希值等技术手段,对电子合同数据进行固化,上链,精确记录签署各个节点的时间,确保签署,存储过程,数据不被篡改,保全证据链,保证电子合同签署内容的完整性及客观性,一旦发生合同纠纷,能及时有效的提供司法出证,保障用户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