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收律师函!” 这句影视剧中的经典台词,如今早已 “出圈”,成为娱乐圈明星辟谣、普通人维权时的高频词。当电子合同合作出现争议,沟通无果后,律师函往往会成为解决纠纷的 “前奏”。但律师函可不是随便就能发的,究竟哪些情况适合 “祭出” 这一法律武器?一起来看看。
1、欠款追讨遇难题
当债务人拖欠货款、借款逾期不还,催款律师函就是有效的 “提醒利器”。它不仅能明确对方违约事实,还能通过法律后果的告知,督促对方尽快履行还款义务,避免 “老赖” 一拖再拖。
2、合同履行现违约
交易过程中,一旦发现合作方出现违约行为,发送律师函可及时 “叫停” 违规操作。无论是要求对方纠正违约、继续履约,还是固定违约证据,律师函都能发挥关键作用,为后续维权筑牢基础。
3、侵权行为已发生
知识产权侵权、名誉权受损等情况频发,律师函此时就像 “紧急刹车”。通过专业法律声明,不仅能制止侵权行为的持续恶化,还能为双方争取协商解决的机会。
律师函虽好用,但绝不能滥用。作为严谨的法律文书,它需以事实为根基、法律为准绳,由律师亲笔签章并加盖律所公章。随意捏造事实发函威胁,不仅达不到维权目的,发函人还将面临法律追责。在选择使用律师函时,务必谨慎权衡,让这一法律工具真正成为维护权益的有力保障。
作为全证据链电子签名领先者,签盾致力于为企业、政府及个人用户提供安全合规、高效便捷的数智化电子签名解决方案,已服务了超过100000的用户,覆盖30多个行业、超过100个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