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位老板们来说,在做生意或者有什么业务来往的时候,为了确保合作顺利一般都会签一个合同。不过有些伙伴合作久了,大家彼此之前都熟悉,为了省事就会懒得签合同。这样一来,有些人就会动点“歪点子”。
这不,某制造企业就被自己的一个供应商“背刺”了,合作多年之后闹了不愉快,要中断合作的时候,没想到对方掏出一份合同索要高额赔偿,直接将该制造企业整懵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最后这家制造企业有没有掏钱赔偿?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解答你的疑问。
案情始末
某制造企业与一家配套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多年,一直相安无事。然而,近几年因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波动,双方在产品价格、交货期限等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决定终止合作。
但在清算过程中,该零部件供应商突然拿出一份声称是之前签订的补充协议,协议上盖有该制造企业的公章,内容涉及该制造企业需额外支付一笔高额的违约金。该制造企业管理层对此深感震惊,经内部核查,确定从未签署过这份所谓的补充协议,公章应系伪造。双方对簿公堂时,制造企业坚称公章为假,协议无效;供应商则一口咬定协议真实有效。法院委托专业鉴定机构对公章进行鉴定,证实确为该供应商伪造。
原来,供应商为了在合作破裂后多捞一笔,动起了歪心思,私自刻制萝卜章伪造协议。同时,法院还查明该供应商在过往合作中存在诸多不诚信行为。最终,该供应商不仅没能得逞,还因伪造公章、恶意诉讼等行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该制造企业也因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法务成本来应对这场风波,产生了很大的损失。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知道,不管合作关系多铁,只要是选择纸质合同签约,都有可能被人动歪心思,通过“萝卜章”、“假章”等,最后给你来那么一下。如果你平时不注意合同签约管理,就可能被对方骗了,产生巨额损失;就算你发生是对方在搞事,像上面那家供应商那样虚假弄了一份合同,闹到法院了公司也得产生巨大的时间和诉讼成本,这些原本都是不应该产生的。
而且很多这样真实发生的例子,都是因为纸质合同签约产生,主要是因为纸质签约容易被人操作,上面的盖章真伪普通人也很难判断真伪,因此很多人就铤而走险,想借此捞一笔,给他人造成财务损失。
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合同签约的出现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规避由于纸质签约产生的各种风险。很多企业都在通过使用电子合同签约,规范内部的签约流程,不仅提高了签署效率,还能大幅降低签约成本。那为什么只是转换了一种签约方式、改为电子合同签约,就能实现如此巨大的改头换面呢?通过以下方面可以了解。
1、身份认证与加密技术:电子合同采用身份认证和加密技术,确保签署人身份的真实性和合同信息的完整性、不可篡改性,提高了合同的安全性。
2、法律效力:电子合同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可确保签约主体真实身份、防止合同文件被篡改、精确记录签约时间,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
3、纠纷处理:第三方平台可以提供电子存证固证服务,确保合同证据链完整,解除纠纷后顾之忧。同时,一键申请在线仲裁服务可以简化法律纠纷处理流程,提升解决效率。
现在,电子合同签约已经在各种场合当中得到了使用,而且很多地方政府单位等都在大力推广对电子合同的使用,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更应当顺应这种趋势,尽早通过电子合同签约优化原有的签署链路,让签约合作更加安全无忧,且通过对新技术的使用,减轻签署成本压力。
在数字化发展时代,顺应潮流发展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很重要,而摆在眼前的电子合同签约,就是这个时代的绝佳产物。所以还等什么呢,赶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