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如何采用更加灵活的用工模式以及降低企业成本,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各行业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企业不断压缩成本,失业率上升。

近日,某招聘网站发布《2020雇佣关系趋势报告(一)——后疫情时代的新雇主经济》显示,71%的受访者认为,疫情期间其所在公司的线下业务受阻,其中,私营企业从业者感受较为明显,占74.2%。同时也有受访者表示,公司原有业务进行转型或升级。
在此背景下,多元化的就业形式和用工模式成为企业和劳动者的“生存”选择。根据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灵活就业招聘需求增长76.4%,灵活用工招聘需求大增。
政策加持,灵活用工成趋势
早在2019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就正式提到要“加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政府更是在多个场合点名以及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支持灵活用工。
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建立灵活就业、“共享用工”服务平台,提供线上职业培训、灵活就业供需对接等就业服务。
7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劳动者合理有序经营”。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强调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灵活用工,方便就业签约,政策层面上也对电子劳动合同给予了认可,今年3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文件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电子劳动合同凭借便捷、高效、安全的签署优势,在灵活用工中,帮助企业优化合同管理流程,弥补了纸质签约带来的管理难、异地签约不便、成本高、潜在风险大等问题。
电子合同赋能企业HR数字化签约
伴随灵活用工市场需求增长,就业人员多且分散,雇员流动性高、合同签署效率低,潜在风险大等问题逐渐凸显,企业HR如何“减负”,成为灵活用工管理过程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作为专业的电子签章系统开发服务商,签盾电子合同聚焦人力资源管理痛点,针对用工平台业务及用人用工模式需求,提供身份认证、在线签约、区块链存证、司法服务等一站式电子签约解决方案。

在灵活用工场景中,针对需要合规降本的用工企业、灵活用工平台、个人(灵活就业人)三种不同的角色,业务流程涉及签约文件有:《用户注册(入驻)协议》、《个体工商开户代理协议》、《用工服务协议》、《渠道代理协议》、《灵活就业协议》等。
通过签盾电子合同签约平台,即使企业、员工身在异地,也能实现在线实名认证、在线签约,无需奔波到场或来回邮寄,极大地提高了签署效率,降低了时间、人力、打印、邮寄等成本。同时还通过区块链+时间戳技术确保电子合同不被篡改、保障合同的完整性、原始性,从而保障合同签署各方的权益,有效规避企业用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