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完善招标投标交易担保制度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的通知》,以加快推动招标投标交易担保制度改革,降低招标投标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交易成本,保障各方主体合法权益,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其中在全面推广保函(保险)措施上,提到:
鼓励使用电子保函,降低电子保函费用。
为了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早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提出“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
2019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担保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2020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提出“改进投标担保方式。在全面推行投标保证金线上缴退的同时,大力推广使用保函特别是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实现在线提交、在线查核。”
近些年,国家提出了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电子保函的推行大势所趋,全国各级机关以及各地政府持续发文推动电子保函应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
电子保函是电子保函是保证人以使用CA证书进行电子签名的数据电文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受益人开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凭证。
传统纸质保函需要通过抵押,由担保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签字盖章确认才能生效。一旦快递受阻或见不了面,容易耽误盖章,为保函开具带来麻烦的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办事效率,增加成本。此外,由于纸质保函在盖章过程中难以百分百确保主体的真实身份,并且保函内容篡改也无法规避,过程也没有有效监管,因此容易出现伪造印章、篡改等行为的发生,给各方带来风险。
与纸质保函相比,电子保函具有在线处理、有效识别虚假保函、保函备案方便、可视化管理、全程电子化追溯等优势。
签盾招投标保函电子签名方案
签盾电子签名支持与银行、融资担保机构的电子保函系统集成对接,通过API接口调用为招投标电子保函提供“身份认证、电子签名以及数据存证”服务,实现快速认证身份、移动审批、远程签字盖章,数据存证出证。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投标人登录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过招投标担保窗口一键申请保函、选择对应金融机构,平台自动将申请信息同步到金融机构电子保函系统,提供审批、盖章。
银行及融资担保公司业务人员在保函系统查收申请消息,在线审批并调用签盾接口完成盖章。
通过电子保函系统在线签发的电子保函自动同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标人可以自主查询签署进度、下载电子保函。
电子签名作为招投标电子保函推广应用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让保函申请办理更便捷,线上签署更加安全可靠,真正实现不见面投标、不见面担保、远程异地开标,助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