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及政府部门大力的推广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相较于纸质合同,电子合同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并且优化了整个签署流程及数据存储管理,更加的高效便捷,安全可靠。
但作为新兴的电子签约方式,电子合同在法律上并不是任何场景都能使用,而且针对电子合同订立、存储管理也作了规定。
首先是电子签名,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拥有可靠电子签名具备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签署电子合同需要确保获取的电子签名合法、合规,可靠。满足“真实身份、真实意愿、签名未改、原文未改”的法律四要素。
其次,电子合同不适用场景。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①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②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以上3种场景是不能使用电子合同的。
最后,电子合同的保存,同样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电子合同的保存要满足以下条件,①能够表明所载内容,并随时可以调取查用,②能够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③能够识别数据电文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
一般来说,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签署的电子合同都具备法律效力,如签盾电子合同,依托国家法律,采用国家认证机构技术,受司法部门认可,全方位保障电子合同签署安全、可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