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发行山东省分行作为全国电子合同与法律审查系统6家试点行之一已于8月29日成功上线运行,并于9月1日顺利完成首笔电子合同系统签约流程,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介绍,电子合同系统实现了合同文本选用填写、审查签约、用印归档等环节的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在强化合同刚性控制、提高签约效率、切实为基层减负、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弥补了纸制合同签署流转周期长、易篡改、易丢失及调取存档费时费力等弊端。
流程用时减少。合同填写、审查、用印均在电子合同系统里“一站式”办理,平均每笔贷款合同流程缩短2个工作日以上。
用印环节减少。通过实现印章电子化,较之前通过综合办公平台加盖实体章程序大约减少8个用印环节,并且可节省加盖实体章过程用时,平均每笔贷款业务用印流程用时缩短1个工作日以上。
用印数量减少。电子合同系统使用电子化信贷业务专用章,平均每份合同减少用章数量6个左右,将有效提升电子合同服务能力,标志着信贷合同用印正式迈入电子印章时代。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经济逐渐向数字经济转变,同时市场主体也在向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推广,应用在各行业也为企业带来更加的便捷、高效的无纸化办公服务升级。
银行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业务流程繁琐、印章管理使用难、人力物力耗费成本大、风险性无保障等问题。
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的应用,简化了银行各类业务办理流程,同时印章电子化管控,授权用章,避免了私自用章风险。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双方无需面对面,全程在线操作完成,节省了纸张打印、仓储管理等成本,提高了银行的业务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