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难免遭遇资金 “卡壳”,向他人借款时,借条往往成为维系信任的重要凭证。但这张薄薄的纸,一旦疏忽细节,反而可能埋下隐患。在落笔签字前,这 6 大关键事项必须牢记!
1、条款细节逐项核对
借款金额、利息标准、还款时间及方式,每一项都是影响权益的核心条款。切忌因急于用钱而潦草确认,任何模糊表述都可能成为日后纠纷的导火索。
2、警惕 “砍头息” 陷阱
法律明确禁止预先扣除利息(砍头息)。若遭遇此类情况,借条依然有效,但本金将按实际到手金额计算,避免被隐性抬高债务。
3、算清利率 “糊涂账”
日息、月息标注看似诱人,实则可能暗藏高利贷风险。务必换算成年化利率,确保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 LPR 的四倍,同时复利计算不受法律支持。
4、借条生效的关键条件
借条属于 “实践合同”,只有出借人实际放款,合同才正式成立。没收到钱?哪怕借条在手,也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5、识破诈骗惯用套路
以 “保证金”“手续费” 为由要求先转账?别信!即便已签借条,只要未实际收到借款,依据《民法典》规定,借贷关系就未成立,更不用理会威胁恐吓。
6、证据留存至关重要
民间借贷纠纷频发,一旦涉诉,借款合同与转账记录就是维权 “铁证”。尤其使用现金交付时,务必留存收条、证人证言等补充证据。
一张严谨的借条,才是保障双方权益的 “安全锁”。别让一时疏忽,换来后续无尽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