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电子合同签约凭借无需打印邮寄、高效便捷又能大幅降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众多企业与个人的签约新宠。不过,签完合同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一旦碰上对方拒不履约的情况,沟通无果后,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就成了必选项。
合同签订后遭遇对方违约,这类纠纷屡见不鲜。常见的解决方式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协商是最优先的选择,通过心平气和地沟通,尝试与对方达成补充协议化解矛盾,能省去不少诉讼麻烦;若协商破裂,可寻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介入调解;要是合同里有仲裁条款,依据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是可行之策;当以上方法都行不通,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则是最后的 “杀手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合约定,需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或赔偿等责任。若对方明确表示不履约,在履行期届满前就能要求其担责。金钱债务方面,像未付价款、报酬等,可直接要求支付;非金钱债务一般也能要求履行,不过存在法律限制、标的不适宜强制履行等特殊情况除外。要是合同约定了违约金,违约方需支付,且违约金过高或过低时,法院、仲裁机构可依申请调整。
所以,一旦陷入合同纠纷,别慌!结合实际情况,选对解决办法,就能牢牢守住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