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产物,正逐步取代传统纸质合同,成为企业间合作与交易的新常态。
与传统纸质合同相比,电子合同存储与管理方便快捷,不占用空间,省时高效。电子合同的起草、签署、储存和管理的各个阶段全部数字化,全程可控可追溯。
如何确保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成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今天梳理一下电子合同签署要点,帮助各位掌握签署电子合同的正确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经营中有效管理电子合同。
企业在签署和使用电子合同过程中,为了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和保护自身权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合规性
合同内容的合法性:
电子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合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条款应明确、具体,避免产生歧义,必要时可附加相关附件或补充协议。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特别注意《电子签名法》中关于电子签名可靠性的要求,确保电子签名符合法定条件。
2、电子签名的有效性
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根据《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专有性、控制性、可被发现性)的,才被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电子合同一般由“合同条款”+“电子签名”组成,而因电子合同发生纠纷时争议焦点往往在于电子签名是否真实,这直接影响到双方是否合意,合同能否成立的认定。
3、电子合同的保存和管理
保存电子合同原件:
电子合同原件是指能够证明电子合同成立、生效、内容、形式以及各方当事人身份等方面的电子数据。
企业应妥善保存电子合同原件,以备举证。
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保存:
可采用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确保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避免数据丢失或篡改,采取可靠的存储和备份措施。
4、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规范性
确认对方身份:
在签订电子合同前,应确认对方的身份,确保对方是您想要与之签订合同的人。
合同成立和生效要件:
电子合同的成立只是意味着当事人之间已经就合同内容达成了意思表示一致,但合同能否产生法律效力还需要看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
确保合同符合法定的以及约定的生效要件。
书面形式:
根据我国法律,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形成都属于合同的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