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电子合同、电子签名应用也逐渐推广普及。相较于纸质合同、实体印章,电子合同、电子签名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更高效,更便捷,主要解决异地签署、邮寄不便等问题。
然而有一些企业担心,认为通过网络软件/平台签署电子合同不安全,篡改泄露更容易。事实上,不管是从法律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有较为完善的安全规范及保障。
根据《电子签名法》的第十六条规定,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认证,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者提供认证服务。第十四条规定,可靠电子签名才具有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可靠电子签名需满足“真实身份”“真实意愿”“原文未改”“签名未改”四要素。
通过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平台签订电子合同,各方签署主体需先进行身份认证,由国家权威CA机构发放数字证书,确保其真实身份,使其电子签名不可抵赖,可追溯。
在签订电子合同时,需各方进行意愿认证操作(人脸识别或验证码)方能签字盖章,从而确保签署人的真实意愿,同样不可抵赖。
以上两步操作,基本上可以确保签署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因此,你在使用电子合同签约的时候,可以对安全大可放心,只要你认准那些具备资质的平台进行电子合同签约,如签盾电子合同签约平台等,安全性就不会出问题。不过,如果你随便找的是那种不太靠谱的平台,这个就得注意了,这种平台使用电子合同签约很可能就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