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盾 首页
400-1087-365
应用下载
签盾
电子合同签约的几大误区,一定要知道,赶快来看
来源:签盾 时间:2025-04-23
注册转化-邀请客户使用SaaS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误解。电子合同作为近年来逐渐普及的签约方式也不例外,人们对它仍存有不少疑虑。


通过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协议,在很多不了解电子合同的人看来,电子数据是否容易篡改、丢失?电子数据的保全、公证有效吗?电子合同法律效力如何?发生纠纷法院认可电子合同吗?


误区一:随便签


根据《合同法》只要是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且合同订立反映签约人真实意愿,那么无论是书面、口头、电子的都具备法律效力。


理论上电子合同随便签,但实践中,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借助第三方平台,通过技术确保电子合同的合法可靠。根据《电子合同订立流程规范》规定:电子合同订立宜通过独立于合同缔约人的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平台订立。


2334.png


误区二:随便改


一份真正的、合法有效的电子合同,鼠标放在上面会发现,文字是无法更改的。


电子合同的电子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保全和公证,包括但不限于区块链、时间戳、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电子取证存证平台等。这些技术手段可以确保电子数据不被轻易篡改,提高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十四条,电子数据由记录和保存电子数据的中立第三方平台提供或者确认的、电子数据的内容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真实性,但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除外。这意味着,在法律上,电子合同的电子数据被认为具有证据效力,可以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


误区三:可代签


电子合同签约前必须有身份验证,如运营商三要素、银行卡四要素、人脸识别等验证方式,甚至还有视频签,可以反映签约人的真实意图,有效防止冒签、代签、萝卜章等问题,防止身份抵赖。


误区四:法律不认可


根据《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电子签名法》以及最近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电子商务法》都明确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电子合同在商务活动中越来越普及,电子合同虽然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和风险。在签订电子合同时,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以确保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上一篇:电子合同签署完后,该如何保存?看完这些就清楚 电子合同签署完后,该如何保存?看完这些就清楚
下一篇:电子合同签约之后,遇到否认不是本人操作签约?这个快来看 电子合同签约之后,遇到否认不是本人操作签约?这个快来看
最新推荐
电子合同这么火,你有了解过电子合同吗?
电子合同这么火,你有了解过电子合同吗?
2020-04-30
电子印章相比传统印章都有哪些优势?
电子印章相比传统印章都有哪些优势?
2020-04-30
电子合同跟传统纸质合同有什么区别?
电子合同跟传统纸质合同有什么区别?
2020-05-11
签盾电子合同用户使用手册-PC端
签盾电子合同用户使用手册-PC端
2020-05-18
签盾电子合同用户使用手册-移动端
签盾电子合同用户使用手册-移动端
2020-05-19
免费试用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87-365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企微专属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