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纸质合同签署的商业场景中,虚假签名、代签现象频发,给合同双方带来诸多潜在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关于合同纠纷的案件。
随着电子合同的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的引用,有效规避了在传统纸质合同签约当中代签、冒签等风险,但是签约各方的实名认证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确保双方身份真实性的核心环节。
那么,为何电子合同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又有哪些认证方法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让大家能够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一、电子合同为何需要实名认证?
根据《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电子合同要获得法律认可,必须锁定签约主体的真实身份,防止文件被篡改,并精确记录签约时间。实名认证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完成身份确认,实名认证能够确保电子签名用户的真实身份,保证签名行为是相应主体的真实意愿,从而避免签名被冒用或滥用。
二、电子合同实名认证的方法有哪些?
根据签约主体的不同,实名认证通常分为个人实名认证和企业实名认证两类。
1. 个人实名认证
(1)身份证实名认证:企业可通过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NCIIC)的API接口,对身份证号和姓名进行一致性验证。
(2)银行卡实名认证:企业实名认证系统与银联系统对接,通过银行卡信息进行实名判断。认证等级包括银行卡二要素、三要素和四要素认证,分别验证银行卡号与姓名、身份证号、预留手机号的一致性。
2. 企业实名认证
企业实名认证涵盖企业工商信息、对公银行信息及法人信息认证,还需绑定授权签名人的身份信息。认证材料包括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及手机号码、企业委托书等,一般采用人工审核方式。
3. 身份验证
实名认证锁定平台账户身份后,身份验证用于识别登录、签名等操作,防止身份冒充。电子合同平台常采用账户密码登录、人脸识别、数字证书私钥认证、U盾终端应用认证、短信验证码验证等多种方法。
通过这些措施,电子合同实名认证有效保障了合同的安全性与合法性,确保大家在电子签约时,能更加的安全可靠,保障大家顺利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