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电子合同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是电子合同签约的实现,可以帮助企业加快数字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使用电子合同签约可以有效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每年因此节省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成本,这是打动企业使用电子合同签约非常重要的一点。
那么,对于想使用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的朋友来说,这些平台的费用是非常关注的。接下来就给大家简单算算,在使用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的时候到底需要付出多少成本。
一、成本三要素解析
1、初始投入成本:包含系统对接费(API/SDK集成平均3-5万元)、定制开发费(按功能点计价,单个模块约1-3万元),不过这些是需要用到定制开发才需要支付,如果是直接在电子合同签约平台上使用,那么这些钱就不需要了。
2、运营使用成本:
(1)按份计费:单份合同0.5-5元(基础套餐)
(2)包年套餐:5千-5万元/年(含10万-50万份合同)
(3)API调用费:0.1-0.5元/次(适合高频场景)
2、增值服务成本:电子存证(20-50元/份)、智能审批流(按节点收费)、多语言支持(加收30%-50%基础费)
二、四大隐藏收费陷阱
1、超额阶梯计价:某平台基础套餐5万元/年含20万份,超出部分按0.8元/份计费
2、存储超期费:合同存储超3年加收50%费用
3、多渠道适配费:小程序/H5签署加收20%-30%技术服务费
4、司法出证费:单份存证报告收费80-200元
三、智能选型四步法
1、规模匹配:
(1)初创企业:选SaaS化平台(年费<1万元)
(2)中大型企业:选支持混合云部署的平台(如签盾电子合同,可定制审批流)
2、技术适配:需API对接企业优选开放平台,某制造企业通过API集成实现合同自动归档,年省人力成本12万元
3、合规验证:优先选择通过电子签名法认证的平台,某金融企业因此通过银保监合规检查
4、成本测算:建议采用"总拥有成本(TCO)"模型,某集团测算显示,电子签约较纸质合同综合成本降低76%
当前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传统平台依赖品牌溢价,新兴平台以技术创新突围。建议企业建立"成本-效率"双维度评估模型,结合业务场景选择最优解。
作为全证据链电子签名领先者,签盾致力于为企业、政府及个人用户提供安全合规、高效便捷的数智化电子签名解决方案,已服务了超过100000的用户,覆盖30多个行业、超过100个细分领域。
最关键的是,签盾提供免费的试用,这样一来,你之前有没有使用过电子合同签约都没关系,可以直接申请免费的试用,不花钱先体验一下电子合同签约,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使用,大幅节约你的成本。是不是很心动,赶快行动起来,拥抱电子合同签约的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