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年味还没完全散尽,机械的轰鸣声早已在各地奏响,拉开了2025的开工序幕。
据数据统计,在全国16个省、区、市发布的2025年重大工程项目相关投资清单中,总项目数超1.3万个,总投资额合计超38万亿元,平均每天都将有超过1000亿的项目被敲定。
超过38万亿的项目,按照一个项目合同平均1亿的规模来计算,全部落地需要签订的合同量也得达38万个,这还仅仅只是16个省市区发布的项目清单。可想而知全部加起来,在2025会有一个多大的签约量级。
然而当企业们争分夺秒时,一纸合同签约,却正在成为一些企业的效率黑洞,极大的拖累了项目的进展。据国家工商总局最新测算,每份纸质合同的流转需消耗12.7人时行政资源,跨区域签约的平均时间成本较五年前增加了43%。
这看似魔幻的现实,实则是中国产业升级进程中最为真实的效率困局。如何更好的摆脱传统签约成本、效率困境,这直接关乎到是否能“上桌吃饭”、在这超38万亿的项目中分得“一杯羹”。
01
数字化签约的“降维打击”
已在企业间形成
节后返工,是项目签约的高峰,也是各公司“各显神通”的开始。
为了拿下手头的项目,建筑行业某央企区域公司严阵以待,项目“作战部”的灯火彻夜未眠,不断发出的20多份总价近百亿的采购合同,在电子签章系统中瞬间就完成了跨9省签约,整个过程比煮碗泡面还快。而在几百公里外的某建材厂,老板还在蹲守快递站,只为把一份加急合同亲手塞进顺丰文件袋,以让对方早日收到项目合同。
这不是商业文明的参差,而是数字化签约的降维打击。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5央国企及大型民企电子合同渗透率将达到82.7%,而年营收1亿级企业中,仍有64.3%困在纸质合同的泥潭里,更别提营收更低的那些企业中,电子合同使用率就更低了。这意味着当巨头们2025年在云端争夺超过38万亿蛋糕时,中小玩家可能还在为“公章在谁车上”这样的问题丢掉“战机”,如果不谋求转变,终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要避免数字化签约的“降维打击”,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其中,用数字化签约“武装”自己。
签盾建筑行业解决方案,根据行业签署场景需求,支持提供多种接入方式以满足企业不同需求,实现建筑行业全场景应用覆盖,从此在签约上向“降维打击”说no!
02
你的竞标筹码
可能正在被无形“吃掉”
2024年,当上海某科技园的电子屏实时刷新着签约数据,仅一周时间累计电子签约量就突破47万份,那些还在跑腿送合同的企业,可能不仅正在经历签约“成本黑洞”,摆在眼前的机会也可能正在遭到“绞杀”。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3企业合同物流成本白皮书》以及顺丰研究院《商务文件寄递报告(2023Q4)》数据显示,跨省合同平均产生328元的物流费以及47小时的等待时长,是电子签约成本的59倍,严重不满足一些招标项目中“48小时极速响应”条款,这会让纸质合同签约的企业直接出局,失去竞争机会。
数据来源:2023中国智慧法务发展报告
更为致命的是,一些头部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数字化契约的壁垒,如某建筑集团强制要求供应商必须使用经过CFCA认证的电子合同,直接将一些中小建材商拦在了供应链门外。换句话说,如果你还不使用电子签约,很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上桌”的机会。
签盾制造行业解决方案,深入理解制造企业在供应链采购、物流运输、人事办公等核心业务场景当中的签署需求及痛点,通过打造涵盖制造企业签署全流程的一体化专业解决方案,让企业也拥有“上桌谈判”的资格。
03
纸质合同
复工季的“隐形杀手”?
年后复工季,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当然是越快复工越好,毕竟市场不等人。可是就在这种紧要关头,有些企业却因为合同问题,亲身体验了一把复工“阵痛”。
在北京某建筑集团,5份跨省分包合同因快递延误,导致价值17亿的项目推迟开工;在上海某产业园里,32家供应商因合同盖章流程卡壳,整条产线被迫空转3天。这都是之前发生过的活生生的例子。在如今大家追求效率甚至到苛刻的程度,这样的事情是决不能容忍的。
在项目中,合同签约有时并不起眼,但如果没有做到位,关键时候却很“致命”。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想更好的抓住机会,所有这一切的阻碍都应当排除,不要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进展。
当38万亿投资进入执行深水区,头部企业正通过电子合同构筑数字化护城河,而如果你还在犹豫,实际是在丧失潜在的市场角逐机会。选择什么样的签约方式,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签盾是全证据链电子签名领先者,旗下拥有电子合同签约平台、电子合同签约管理系统(混合云/私有云)、UKey电子章、电子签约钉钉版、开放平台、电子数据存证管理平台等产品,目前已为30+行业,超100000客户打造“签约简单,盾守保障”的数字化签署体验。
正值复工季,为了给大家更好的助力,签盾电子合同签约平台特别推出复工护航计划,助燃你的复工季,如有任何签署上的难题,都可以联系我们处理解决。2025你的合同签约,准备好进入“秒速签约”时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