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电子合同与电子协议文档常被混为一谈,但实则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这两者的区别,助你高效签约,避免法律纠纷。
电子协议文档:纸质合同的电子版副本
电子协议文档,简而言之,就是纸质合同在打印前的电子版本或签署后的扫描件。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原始合同的副本,便于存档和查阅。尽管法律上承认电子协议的法律效力,但在纠纷处理时,往往要求提供纸质原件作为证据。这是因为电子协议通常没有经过严格的签约主体身份认证,且容易存在伪造和篡改的风险。
电子合同:法律认可的电子形式合同
与电子协议不同,电子合同是以电子形式订立的合同,被视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时,电子合同具有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的签署过程需要通过专门的电子合同签署系统完成,该系统需满足《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等法律要求。
在签署过程中,电子合同与电子协议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签约主体身份认证:
电子协议:没有严格的签约主体身份认证,通常与纸质合同并行签署或作为纸质合同的扫描件存在。
电子合同:通过电子合同订立系统进行签署,采用权威CA认证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确保签约主体身份真实有效。
2、时间戳技术保障:
电子协议:缺乏安全保障,容易被伪造和篡改,存储在本地电脑端也存在丢失和被盗的风险。
电子合同:采用区块链存证与时间戳固化技术,确保合同数据不被篡改,保证合同的原始性和完整性。时间戳技术可以精确记录合同签署的时间、地点和签署人等信息。
3、第三方存证与司法服务:
电子协议:没有第三方平台存证,只能保存在本地,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一旦涉及法律纠纷,提交的证据可能存在问题,影响电子证据在诉讼中的采信比例。
电子合同:签署完成后,由第三方平台联合公证处等权威机构进行存证和证据链保全。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区块链取证,提供司法认可的电子证据、公证书、司法鉴定报告等,提高电子数据的采信度和取证效率。
为了应对企业签约过程中的各种挑战,签盾电子合同等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商应运而生。它们提供安心可信的实名认证、在线签署、智能履约、印章管理、身份认证、证据固化存证等服务,已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金融、教育、法律、物流、科技等多个行业,服务了超过100000的用户,覆盖30多个行业、超过100个细分领域。
通过本文的解析,相信你已经对电子合同与电子协议的区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数字化时代,选择适合的签约方式至关重要。选择电子合同,让你的签约过程更加高效、安全,选择一个可靠的平台如签盾等,让你的电子合同签约之旅成本更低、体验更佳。还没使用电子合同签约的朋友,抓紧使用起来吧,通过这一新兴的工具,助力你的高效签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