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电子合同正逐步成为商业交易的新宠,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挑战着传统纸质合同的地位。电子合同不仅加速了签约流程,还大幅降低了存储与传输成本。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法律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关于电子合同的签署、撤回及后续修改的规则。关于这些问题,接下来就跟大家好好聊聊。
待签署电子合同,能否一键撤回或者修改呢?
电子合同,即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合同电子化,涉及发起方与相对方两大角色。发起方负责提出合同并启动签署流程,而相对方则接收并签署合同。当发起方在电子合同平台发起合同后,若相对方尚未签署,该合同便处于“待签署”状态。此时,发起方是否有权撤回合同呢?
根据《民法典》规定,撤回是针对未生效法律行为的救济措施。在电子合同场景下,若合同仅由发起方发起且相对方未进行任何签署动作,发起方确实有权撤回合同。一旦撤回操作完成,该合同即视为作废,不再具备法律效力。但请注意,撤回权利并非无限制。发起方在撤回前应仔细核对合同内容,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同时考虑到撤回可能对相对方利益产生的影响。
已签署电子合同,还能撤销或修改吗?
当双方都已完成电子合同的签署后,是否还能撤销或修改合同内容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民法典》,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在到达相对人时即刻生效。在电子合同中,这意味着双方在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平台上完成签署动作时,合同即已生效。此时,任何一方都不得单方面撤销或修改合同内容,这是为了维护交易秩序和商业信任。
当然,电子合同并非绝对不可更改。若双方确实需要修改合同内容,可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先作废原合同,再重新发起一份已修改的电子合同进行签署。这样既能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又能满足双方需求。
在电子合同领域,签盾电子合同以其全面的服务脱颖而出。除了提供电子合同服务外,签盾还提供实名认证、在线签署、智能履约、印章管理、身份认证及证据固化存证等服务,并采用区块链技术对合同签署全程进行存证记录,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已服务了超过100000的用户,覆盖30多个行业、超过100个细分领域。
电子合同的签署、撤回及撤销与修改均受法律严格规定。发起方在签署前应仔细核对合同内容,确保无误;合同生效后,任何一方都不得单方面撤销或修改。这些规定不仅保障了交易的公平性和安全性,也推动了电子合同在商业交易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选择签盾电子合同,让您的商业交易更加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