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签合同,大家都会非常谨慎,知道这玩意的重要性。可是即使你小心翼翼,架不住有些人丧心病狂,在合同上给你整“猫腻”,一个不留神就中招了。
这不,这里就有这么几人,居然把目光瞄向了农民工,骗取他们辛苦挣来的工资保证金,涉案巨大,简直罪大恶极,好在“苍天饶过谁”,这伙人最终也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为什么仅靠一个合同就能骗取巨大钱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与大家一起看看事情的始末。
案情概述
2018年12月,寇某、田某元获知某新能源公司尚未批复立项的50兆瓦槽式聚光太阳能发电项目欲对外发包,遂挂靠某航南方机械化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与某新能源公司洽谈项目工程承包事宜,但是双方未达成协议。
为了达到敛财目的,寇某于是伪造了某节能技术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印章等文件,以某航广东分公司的名义将虚假工程大肆分包,以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方式骗取罗某林、王某岩等人钱财,数额巨大。
法院审理
法院认为,被害人罗某林、王某岩等人是基于项目工程分包合同才向寇某支付保证金或借款,根据被害人陈述、银行交易明细、合同等证据,可以认定案涉款项系被告人寇某诈骗所得。
最终,寇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六万元。田某元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六千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六年七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六千元。
回过头来再看这事,这伙人胆子大是一回事,归根结底还是那个伪造的公章闹得,一般人在遇到这种情况,主要的注意力都在合同内容上了,很少会去核验公章的真假。再者,想对公章的真假进行判断,很难从肉眼分辨得出,即使是很专业的人可能也做不到,提交到专业机构去做鉴定,非常的麻烦,很少有人会去这么做。
那么,在遇到这种情况下,有什么方法可以规避风险么?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得对合同内容、项目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核实,避免落入虚假的合同内容当中。在内容确定无误之后,一定要对对方的身份加以验证,确保对方是能代表对方公司主体行使权利进行签字盖章的。最后,在涉及资金的情况下,一定要了解对方的资金动向,做到开始执行合同时开始打款并分多次进行,即使将来发生意外,也能确保损失的财务只有小部分。
另外一方面,可以改进一下签约条件。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进行合同签署时可以使用电子合同签约,通过电子合同签约,可以对对方的身份信息、公章信息等进行确认,避免虚假合同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电子章的制作和使用需要依赖先进的电子签名技术,这些技术能够确保电子章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2、通过电子签名技术,可以锁定签约主体的真实身份,防止印章被冒用或滥用。
3、电子章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处理,确保电子文档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被篡改或伪造。
4、电子章的申请和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定,有助于防止私刻公章的行为
5、与传统的公章相比,电子章的使用记录可以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目的等信息,这使得在发生纠纷或需要追溯责任时,可以更加方便地查找和提供证据。
过去,由于合同签署风险产生的问题时长能听说,近些年很多公司引入了电子合同签约,在这种事情上出现的频次也得到了减少。如今,电子合同签约是越来越大的趋势,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好准备,做一些前期准备,加深对电子合同签约的了解,万一哪天用到也不会手足无措。
电子合同签约在减少签约风险的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新的签约思路,减少签约带来的费用和人力等成本,大家可以尽快使用起来,享受电子签约这类新技术给你的办公生活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