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则民事判决书显示,睿馨投资的法人、股东胡某与公司产生纠纷,双方上演了一场夺章大戏。胡某不仅抢夺了公司部分证照、公章,而且提出离职后,还多次向证券监管部门举报睿馨投资存在经营及合规风险。可谓相当“狗血”。
判决书上显示,2023年1月3日下午,睿馨投资的涉事离职法人胡某要求公司行政及财务人员交出公司证照、印章等重要物品。
在索要无果后,他又要求相关人员打开保险柜查验。而就在双方一起查验重要物品时,胡某借机抢夺了公司的部分证照、印章。并在次日带离了公司办公地。
无独有偶,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日披露的一则民事判决书也显示,某知名量化私募陷入一起劳动纠纷,其中提到该公司“两大股东有争议并抢夺公章”,一度引发关注和热议。
“抢夺公章”的这类闹剧已经屡见不鲜,历数中国企业“抢章”往事,从雷士照明、聚力文化,到当当网、比特大陆、小雨伞保险、以及VC基金源星资本,都陷入过围绕“抢章”的权力争夺旋涡。
“抢夺公章”事件为何频发,实体印章管理到底有多难
事实上,对于企业来说,实体印章管理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
首先,企业印章种类较多,包括企业公章、法人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等,且一般由财务或指定专人进行看管,人为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疏忽或不可控的情形,导致“抢夺公章”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因为管理不规范,私用、冒用、代签问题也比较频繁。
其次,实体印章本身就存在隐患,其中较为严重就是萝卜章,一旦造假,很难用肉眼直观的辨别出来,加上签署主体的身份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难识别的,无法即时验证印章以及主体身份的真实性,是否为企业员工、是否被授权,导致一些人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最后,实体印章使用过程监管也是大问题,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说,各个分/子公司都需要用章,实体印章管理容易分散且漏洞多,无法做到统一有效监管,导致用印人身份、用印过程难监管,一旦出现纠纷,无法及时追溯。
数字化办公,电子签名解决印章管理难题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办公成为趋势,电子签名、电子印章作为重要数字基础设施,不仅受到法律认可,具备与实体印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且备受政府重视,在政务领域以及各行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大力推广。成为解决实体印章管理难题的有效方案。
与实体印章相比,电子印章不仅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实现防伪,而且从人为管理转变为系统/平台管理,将用印权限、用印审批统一线上管理,使得用印需授权,用印流程有记录,可追溯,可监管,保障了印章的使用安全,有效避免了“萝卜章”风险。
签盾电子签名保障企业用章安全
签盾专注于电子签约应用安全,通过身份认证、区块链、时间戳、加密传输、哈希等技术保障电子签名以及签约过程的合规、安全、有效。
用章主体有认证
企业或员工需要用章,首先就得进行主体认证,签盾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以及身份证、企业四要素、运营商认证等多种认证手段,确保签署主体身份真实。同时签盾对接国家权威ca机构,为签署主体签发数字证书,获取电子印章。
印章统一管理
企业的所有印章都可以添加生成电子印章,由管理员统一进行管控,包括申请、授权、查询、变更、使用、销毁等。当员工需要用章时,管理员可以授权给已实名认证的员工,有了印章使用权限,员工才可以使用盖章,有效规避了私用、冒用、代签甚至伪造的风险。
用印过程可查可追溯
用印过程有记录,随时可以查看用印人、用印时间以及用印文件信息。并且整个签约过程上链存证,保全证据链,一旦发生纠纷,可进行追溯,并申请出具全链路证据报告,保障印章以及签章过程的安全性,合法性。